在康复治疗场景中,机器人先演示一遍康复训练动作,接着偏瘫患者跟着做一遍,机器人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效果反馈;在医院前台,机器人通过视觉感知和大模型交互为老年患者提供导诊服务…… 这是目前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康复中心合作打造的“人形+康复”概念应用场景。成立于2015年的傅利叶从医疗康复机器人切入市场,于2017年推出了国内首款商业化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今日买特马,逐步形成覆
![]()
在康复治疗场景中✿◈✿,机器人先演示一遍康复训练动作✿◈✿,接着偏瘫患者跟着做一遍✿◈✿,机器人通过视觉和触觉进行效果反馈✿◈✿;在医院前台✿◈✿,机器人通过视觉感知和大模型交互为老年患者提供导诊服务……
这是目前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康复中心合作打造的“人形+康复”概念应用场景✿◈✿。成立于2015年的傅利叶从医疗康复机器人切入市场✿◈✿,于2017年推出了国内首款商业化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今日买特马✿◈✿,逐步形成覆盖上肢✿◈✿、下肢✿◈✿、平衡训练等全产品矩阵✿◈✿,目前已陆续推出超30款智能康复产品✿◈✿,并为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服务✿◈✿。
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康养领域能做哪些事情?目前✿◈✿,具身智能在医疗场景落地还面临着哪些难题?近期✿◈✿,南方都市报“走进未来产业”课题组来到位于上海张江机器人谷的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傅利叶”)进行调研✿◈✿,实地走访了“傅利叶智能康复港”✿◈✿。
为全面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康复领域的实践探索✿◈✿,近期✿◈✿,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举行了“具身智能康复港”揭牌仪式✿◈✿,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复医疗场景的应用标准建设✿◈✿、康复方案共创✿◈✿、科研攻关等展开全面合作✿◈✿,携手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
在走访傅利叶位于上海市国际医学中心康复中心的智能康复港项目时✿◈✿,南都记者看到人形机器人正在给一名患者做治疗✿◈✿。在康复治疗师的遥控操作下✿◈✿,身高175CM的傅利叶GR-2机器人引导患者与其触碰食指✿◈✿、叠拿杯子等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一系列康复治疗✿◈✿。
在1000平方米左右的智能康复港内✿◈✿,分布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等各种智能康复设备✿◈✿。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适用于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公海赌网平台✿◈✿,辅助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站立和自然步态的训练✿◈✿。这个传统治疗过程往往需要2-3位治疗师去手动帮助患者完成✿◈✿,非常耗费人力✿◈✿。据介绍✿◈✿,在这个商业化的落地场景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康复治疗师和医师✿◈✿,借助一系列傅利叶智能康复机器人和个性化的治疗系统✿◈✿,有效弥补了治疗师短缺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率✿◈✿。
“我们要做的✿◈✿,是最懂交互✿◈✿、最有温度的机器人✿◈✿。机器人是能够去照顾人的✿◈✿,是最终要服务到人的✿◈✿,无论是陪伴还是枯燥的康复训练✿◈✿,还是终究有一天进入家庭✿◈✿、进入各种各样的场景今日买特马✿◈✿,机器人一定是要有温度的✿◈✿,会和人类一起交互的✿◈✿。”5月9日在傅利叶十周年庆典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提出以“立足康养✿◈✿、聚焦交互✿◈✿、服务于人”作为下一个十年核心战略✿◈✿。
2015年✿◈✿,创始人顾捷在上海张江起步创立了傅利叶✿◈✿。该公司初期选择从医疗康复机器人切入市场✿◈✿,并于2017年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逐步形成覆盖上肢✿◈✿、下肢✿◈✿、平衡训练等全产品矩阵✿◈✿。2019年傅利叶启动通用人形机器人项目公海赌网平台✿◈✿,在2023年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1✿◈✿,2024年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品GR-2公海赌网平台✿◈✿,目前两款产品覆盖导览咨询✿◈✿、学术科研等应用场景✿◈✿。今年1月✿◈✿,傅利叶完成了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的近8亿元E轮融资✿◈✿。
顾捷表示✿◈✿,围绕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傅利叶会从四个维度去持续推进✿◈✿。在导览互动方面将持续打磨人机交互的自然感和亲和感✿◈✿;在康养陪伴上将交互体验和运动功能结合落地✿◈✿;在效率赋能上围绕具体场景不断优化策略✿◈✿,提升机器人自主执行效率✿◈✿,或者实现机器人远程替身✿◈✿;在科研创新上✿◈✿,则将持续致力于为前沿创新✿◈✿,提供稳定✿◈✿、开放的硬件本体和平台级支撑✿◈✿。
创业十年以来✿◈✿,傅利叶也一直在思考具身智能要如何落地才能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最终结合目前的医疗现状✿◈✿,聚焦康养场景找到了答案✿◈✿。顾捷认为✿◈✿,具身智能能让康复治疗师的效率能够大大提升✿◈✿。“(在康复场景中)以前都是一对一训练✿◈✿,未来则可以通过机器人✿◈✿。你给它说一段你想要做的事✿◈✿,或者告诉它要做的一些任务✿◈✿,它可以把治疗师从一些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举个例子公海赌网平台✿◈✿,比如做言语功能训练✿◈✿,你要反反复复跟患者做每个音节的朗读训练或者认知训练✿◈✿,这些事情原来都要花大量的时间✿◈✿,通过机器人就可以快速提升效率✿◈✿。它不会去替代治疗师✿◈✿,反倒是增强了治疗师的能力✿◈✿。原来治疗师只能一对一✿◈✿,未来一个治疗师可能可以管很多个机器人✿◈✿。”
顾捷提到了中国治疗师数量缺乏的现状✿◈✿。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缺乏大量有经验的✿◈✿、能够每天陪伴✿◈✿、指导患者做康复训练的治疗师✿◈✿。未来随着老龄化加剧今日买特马✿◈✿,没有足够的治疗师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特别在很多基层省份✿◈✿、医疗条件稍弱的地方✿◈✿,合格的治疗师存在巨大的缺口今日买特马✿◈✿。
在圆桌会议上✿◈✿,山东公用康养发展集团董事长张毅提到✿◈✿,作为一线康养服务机构✿◈✿,自己在养老事业快速发展中深刻感受到目前康养服务在不同区域分布不均✿◈✿,城乡差距大✿◈✿,基层养老机构设备配备和专业护理人员良莠不齐✿◈✿,导致康养服务供给与市场化需求有很大差距✿◈✿。张毅期待✿◈✿,未来具身智能能提供精准专业化服务✿◈✿、标准执行和远程支持✿◈✿,解决康养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并通过远程医疗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据悉✿◈✿,在深耕多年的康复场景✿◈✿,傅利叶已陆续推出超30款智能康复产品✿◈✿,并为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公海赌网平台✿◈✿,并落地300个智能化公海赌网平台✿◈✿、有“温度”的智能康复港✿◈✿,不断以科技推动康复领域的革新✿◈✿。在通用机器人领域✿◈✿,GRx系列人形机器人率先实现导览咨询✿◈✿、学术科研✿◈✿、效率赋能等场景应用落地✿◈✿,进一步验证了具身智能技术在多元场景中的落地价值✿◈✿。
医疗康养场景下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承担哪些工作?顾捷认为✿◈✿,严肃的医疗场景✿◈✿、未来的养老场景与家庭陪伴场景是一脉相承的✿◈✿。
从康复角度来看✿◈✿,原来大家所关注的具身智能✿◈✿、现在所讲的人形机器人✿◈✿,包括认知训练✿◈✿、言语功能训练以及生活功能恢复训练等方面都需要与人交互✿◈✿,这一点也是康复的核心需求✿◈✿。以前的康复主要以神经重复康复为目标✿◈✿,需要大量的训练和互动✿◈✿,而未来的人形机器人会以不同的形态来满足康复治疗和互动需求✿◈✿。在康复之后✿◈✿,还有陪伴✿◈✿、认知训练等功能✿◈✿,这些方面都是具身智能未来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
顾捷还提到✿◈✿,在康复和养老方面大家现在所说的人形机器人只是其中一种形态✿◈✿。未来在智能化的康复✿◈✿、养老以及陪伴环节✿◈✿,机器人的形态将会多种多样✿◈✿,但它们存在着一些共性今日买特马✿◈✿,比如交互✿◈✿、感知✿◈✿、决策✿◈✿,以及基于可靠硬件本体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技术✿◈✿。
除了康复这一场景✿◈✿,人形机器人与医疗场景相结合还包括诸如导诊✿◈✿、病房巡逻等应用场景✿◈✿。比如从患者入院开始的导诊环节✿◈✿,到夜间病房的查房陪伴✿◈✿。另外✿◈✿,还包括一些与巡逻✿◈✿、搬运相关✿◈✿,以及具备各种功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实际上都可以为整个医疗体系提供赋能✿◈✿。
从医院这个场景来看✿◈✿,相关技术和应用还可以拓展到未来的社区场景✿◈✿,进一步再从社区又可以延伸到养老院✿◈✿,甚至进入到家庭场景✿◈✿。所以✿◈✿,在人形机器人与医疗的结合方面✿◈✿,是存在这样一条可以不断深入发展的路径✿◈✿,并且很多功能是具有共性的✿◈✿。
目前✿◈✿,傅利叶已经在3000多家医院积累了百万级的康复案例✿◈✿,了解患者和用户的共性需求✿◈✿,丰富的多模态交互模型能精准识别用户需求✿◈✿。
在上海大学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李静看来✿◈✿,具身智能技术在医疗落地比其他行业更难✿◈✿。她表示✿◈✿,目前具身智能技术在医疗方面的落地还面临着大生态环境✿◈✿、人才✿◈✿、医疗政策高门槛方面的相关问题✿◈✿。她建议政府带动企业对接应用场景✿◈✿,推动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医疗背景的复合人才✿◈✿,以及从政策上探索新模式来带动具身智能在医疗行业的落地✿◈✿。
作为产业端的一环✿◈✿,傅利叶除了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联手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外✿◈✿,还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开展联合研发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与场景共建✿◈✿,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和产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不久前在全球智能康复与机器人技术峰会上✿◈✿,傅利叶还牵头发起了“具身智能康复技术发展倡议”✿◈✿,特邀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学会现任主席GerardFrancisco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运动与感官系统实验室主导人RobertRiener教授等国际知名人士作为科学顾问✿◈✿。据悉公海赌网平台✿◈✿,该倡议旨在整合全球康复与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力量✿◈✿,通过跨学科协作✿◈✿,加速推动具身智能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拓展欢迎你来到公海欢迎你来到赌船✿◈✿,✿◈✿。
南都记者关注到✿◈✿,除了傅利叶以外✿◈✿,上海还聚集了微创机器人✿◈✿、傲鲨机器人等专注医疗康养场景的机器人厂商✿◈✿。其中✿◈✿,微创机器人在腔镜公海赌网平台✿◈✿、骨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在国内综合市占率排行第一✿◈✿,同时微创机器人已在亚洲公海赌网平台✿◈✿、美洲✿◈✿、非洲的多个国家辅助完成300多例5G远程手术✿◈✿,最远手术距离近1.3万公里✿◈✿。
近期✿◈✿,微创机器人旗下的首个国产四臂手术机器人图迈腔镜机器人近期刚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远程手术机器人产品✿◈✿。
另外✿◈✿,傲鲨即将发布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搭载了AI大模型训练能力✿◈✿,能支持实时数据交互与个性化学习✿◈✿,适用于康养✿◈✿、登山等场景✿◈✿,该新品“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将于今年7月底在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
在政策端✿◈✿,去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到要研发用于语音✿◈✿、人脸✿◈✿、情感✿◈✿、动作识别和环境感知的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研发具身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养老科技产品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等能力✿◈✿。可以看到今日买特马✿◈✿,上海在落地场景方面✿◈✿,除了常见的工业✿◈✿、制造业场景✿◈✿,也更为极致地瞄准了养老场景✿◈✿。
在2023年10月今日买特马✿◈✿,上海还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瞄准医疗机器人微型化✿◈✿、智能化✿◈✿、仿生化发展趋势✿◈✿,以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聚焦医疗机器人现代工程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争到2025年成为国内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协同应用示范地✿◈✿,产业能级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